第115章 关圣帝君:“尚不知湘子底细来历?(2 / 2)

加入书签

        为首一人,身披青章天衣,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

        他一现身,场上瞬间气息凝固下来。

        这偌大的城隍庙也在他呼吸之间,地动山摇,好在倏尔之际,便没了这股动静。

        见到这一幕。

        在场蓟州城隍一应阴神鬼差,无不心神一凛,压力大增,不敢再看。

        哪怕是蓟州城隍此刻也双股微颤。

        来人有此等威压,加之神容不凡,定是关圣帝君无疑!

        一念及此,这蓟州城隍一应阴神鬼差哪还坐得住,纷纷忐忑不安起来。

        即便是蓟州城隍也难以保持泰然之态,有些战战兢兢。

        场上,唯有韩湘子可以淡然处之。

        “某乃东岳大帝坐下关圣帝君,你这小道是何人?”

        那关圣帝君先是环顾了整个大殿一应,随后颇有些诧异看向韩湘子,饶有兴趣问道。

        “小道韩湘子,拜见关圣帝君!”

        闻言,韩湘子急忙恭敬一拜。

        说来也怪,他见着了这关圣帝君内心之中却没有感到丝毫紧张。

        反倒是平静极了。

        恐怕是受了神魂之中九色宝莲的影响。

        “韩湘子?”

        关圣帝君低念了声这个名字,同一时间他早已动用法力暗中推演韩湘子的跟脚来历。

        此子,能不惧帝威,从容不迫与自己交谈,着实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关圣帝君看得出来,这韩湘子怕是连真人一境也未到。

        只不过,让关圣帝君难以置信的是,这韩湘子的跟脚来历,他虽可算出一二,但始终难得明透。

        有时还有雾里看花之感。

        但即便如此,关圣帝君也猜到了他与那天庭上神正阳开悟传道真君有些干系。

        “有趣,人世间竟还有本君也看不透的道人,看来只有天齐仁圣大帝来了才行……”

        关圣帝君一时半会儿弄不清那韩湘子的底细,不由得暗忖道。

        但片刻之后,关圣帝君便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不多时,那关圣帝君近前一金袍神将对蓟州城隍沉声道:

        “我家帝君奉了大帝法旨,巡视人间,得知伱蓟州有城隍之试在即,特来一观。”

        “有劳帝君亲来一趟了。”

        “还请帝君入上座,应考之人,须臾便到。”

        蓟州城隍顶住压力,小心翼翼道。

        这边,蓟州城隍也暗中与韩湘子对视了一眼。

        适才那韩湘子镇定自若之貌,蓟州城隍看在心里,也终于明白了为何那斌山公会把自己的福德珠赠予他了?

        不管怎么说,能在天庭一上神面前,如此临危不惧,他是自叹弗如。

        话落,那关圣帝君便龙行虎步,走到那主位之人坐下。

        其身旁几位金袍神将,也跟了上去,分立两旁。

        “韩湘子,你且过来。”

        不多时,关圣帝君坐定之后,便与韩湘子开口道。

        此话一出,倒让韩湘子脸色微变。

        不止是他,场上众人也露出了艳羡的神情。

        如此情形,看上去那关圣帝君对韩湘子颇为青睐。

        “是,帝君。”

        韩湘子急忙答道,便亦步亦趋来到了关圣帝君身边。

        ……

        说那宋黎坐在马上,一路走来,他所见之景颇为生疏。

        尤其是进城的路,晦暗幽深,不由得让他心生恐惧,十分不安。

        期间,与那衙差问话,后者也是不答。

        只是专注带路。

        也不知行了多长时间,宋黎猛地发现自己到了一座宫殿前。

        这宫殿富丽堂皇,华丽庄严。

        “到了,宋秀才请下马,一直往里走便是。”

        行到此处,那衙役便停了下来,抬头对宋黎说道。

        闻言,宋黎有些将信将疑下了马。

        随后,缓缓朝那宫殿深处走去。

        同一时间。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宫殿门前,下马之后,在那些衙差的领路之下,纷纷走向了大殿之中。

        “咦,这不是刘郎中吗?”

        “还有姚先生、邹先生。”

        “怎么金员外也来了?”

        “今夜,到底要考什么试,是何人把我们领到此处?”

        “……”

        待这所有考生赶到之后,大家走在一起,未几便有熟识的,互相认了出来,随即七嘴八舌议论道。

        而当这些考生,走到大殿之后,忽得殿内白昼之光乍起,一道道仪容法正,气息威严之人,或坐在殿中,或站在殿前。

        看上去倒像主考官。

        其中,为首一人,与民间关帝庙里的关二爷长的十分相似。

        众人心中纳闷,但此刻谁也不敢开口。

        场上气氛,也很是沉凝肃穆,容不得大家无礼放肆。

        “殿中有桌椅,已写了各位名讳,请依次寻到位置坐下,以备考试。”

        另一边。

        速报司的苏司主见人来齐了,先是清点了一番。

        见都来全了,便与蓟州城隍禀道。

        听到此话,蓟州城隍心这才安定了些。

        随后,请示了一眼关圣帝君,便望向殿内一应考生,高声道。

        话落。

        宋黎等人反应过来之后,便在大殿这几十张桌椅之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那试题便发了下来。

        应试城隍的考试,那试题之上,只有八个大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而应试社神的考试,那试题之上,也有八个大字:“一对二错,熟正熟邪。”

        试题发下,不少人已经懵了,不知道这该如何答题?

        这边,那阴律司的司长早已取来一根长香,放在场上,开口道:

        “答题时间以此香为准,香燃灭时,无论答完与否,皆要收卷。”

        话落。

        那长香顶端便冒起火星来,未几缕缕白烟,便在殿中氤氲而起。

        望到这一幕,众考生不敢怠慢,急忙搜肠刮肚,苦思该如何答题。

        这边,宋黎在思虑了一盏茶的功夫后,便提笔作答了。

        他选择“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来破题。

        幸亏这些年,他未曾荒废学业,破题之后,他文思泉涌,书写的愈加快了。

        此时,场上已有十之二三的人在答题了。

        其余人,依旧一脸难色,不知如何破题?

        眨眼间,半柱香的时间已经过。

        此刻,仍然有人还没有动笔?

        在那里抓耳挠腮!

        显然是对此试题,感到无从下手。

        一应考官见此情形,并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

        这些人,能被选取参加考试,肯定颇受几位司长的看重。

        结果,有的人来了之后,表现却差强人意。

        当然,也有人让人眼前一亮。

        “香燃尽了,诸位放下笔来。”

        眨眼间,小半时辰过去。

        那蓟州城隍见长香已灭,便站起身来,与众人说道。

        话音落下。

        他手掌一抬,那桌上一份份答卷,如同雪花般飞落到了关圣帝君所在的主案之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