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欲三花聚顶;镜山玉盘折桂阴(1 / 2)

加入书签

第117章  欲三花聚顶;镜山玉盘折桂阴

        那火龙真君说完,便一指伸出,点在吕洞宾眉心上。

        霎时,吕洞宾脑海之中剑鸣之声大作,如游龙掠海,如江流奔腾……

        下一刻,他瞳孔之中,竟倒映出一个个舞剑的金色小人来。

        同一时间。

        有关天遁剑法的心法内经也如涓涓细流般,在他心间上流淌。

        过了好一会儿,那火龙真君才收回手来。

        见吕洞宾恢复清明之色,他笑问道:

        “纯阳真人,如何了?”

        “仙长,这天遁剑法果真不凡,不仅威势惊人,且妙用无穷。”

        吕洞宾一时半会儿不能完全领会,但还是情不自禁赞道。

        在他看来,若是能掌握此剑法,便是杀神戮仙也可!

        “你有如此见解,看来是个修剑的好胚子。”

        “但要切忌,剑乃百兵之君,持三尺青锋者,要胸有不平之气,常以浩然养剑,出则激荡如风雷,收则深敛如清波。”

        火龙真君微微颔首,随即认真告诫道。

        “仙长之言,洞宾记下了。”

        闻言,吕洞宾面容一肃。

        “既如此,那老道就不多待了,将来你我若是有缘,定会再见。”

        “这天遁剑法,你日后要好生修行,老道不求伱能此剑法名扬天下,但若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便不枉老道今日之传。”

        火龙真君开口笑道。

        言罢,他整个人便化作一抹焰光,没了踪迹。

        连给吕洞宾道谢的机会也没有。

        见状,吕洞宾不由得讶然一笑。

        暗道这仙长还真是来无影去无踪。

        他与这老道结识,实在是凑巧。

        又或者,这老道本就是在此考究自己的?

        说这吕洞宾来到庐山之中,见其山峻秀而奇峰耸立,其水清澈而流泉飞瀑。

        林木葱茏,花草香艳,景色如画,若青天芙蓉。

        他便未曾急忙离去,而是在此山兜转了几日。

        而这日,他在山上遇见了一个老樵夫。

        樵夫在伐木时,被毒蛇所咬,恰巧吕洞宾路过此地,便顺手救下了他。

        随后,来到一江边,见有渡客不慎落水,他便施法将其救下。

        等徒至庐山深处,吕洞宾便看见有一邋遢老道,在一青石上盘坐。

        看到他来了,便强行拉他坐下论道。

        起初,吕洞宾不以为然,但随着与他论道深入,吕洞宾方知眼前这邋遢老道,是位世外高人。

        再到眼下,后者传到剑法,吕洞宾不得不怀疑他定是某位仙家。

        瞧见那邋遢老道离去,吕洞宾只得放下心思。

        而后,在庐山深处,开辟了一座洞府修行。

        长安之行,不急在一时。

        吕洞宾自修成真人之后,心性洒脱,又随遇而安。

        便耐下性子,在此处闭关些时日,以便修行那天遁剑法。

        那火龙真君哪知,就是因为今日随手一传,日后三界之中,多了一位鼎鼎大名的剑仙!

        ……

        另一边。

        韩湘子那夜得关圣帝君所赠一青龙偃玉,原本想在次日一早,离开蓟州的。

        但是蓟州城隍得知,却执意将其留了下来。

        而经过考城隍一试之后,这蓟州城隍庙大小阴神鬼吏对他客气的很。

        究其原因,不难猜出,是那夜关圣帝君对韩湘子颇为关照的原因。

        不,与其说是关照,倒不如说是看重。

        就那审阅答卷来说,连蓟州城隍也才四份,韩湘子却能六份!

        更不必提,走时还送给韩湘子那青龙偃玉此等神玉了。

        那关圣帝君,乃是天庭上神!

        修为可比肩道门半步大帝!

        能得他如此赏识,足见韩湘子的不凡。

        为此,蓟州城隍自然愿意与他多接洽。

        但一连在蓟州城隍处待了不短时日,韩湘子自认他也该告辞了。

        这青龙偃玉,韩湘子觉得自己应该善加利用。

        一是借其中偃气之力,来好生修行偃月咒。

        以便抟练出更高实力的偃相之兵。

        但要想抟练此兵,必须要找到一月华充盈之地。

        如此一来,才能事半功倍。

        二是借那神玉之力,争取一举迈入三花一境!

        只要到了此境,才有资格问鼎真人。

        要不然,碰到棘手之处,韩湘子只能到处摇人了。

        与蓟州城隍说开此事之后,后者倒也不再强留了,而是十分积极与韩湘子提议道:

        “韩道长,在我蓟州以西千里之地,有一山,名为镜山。”

        “山有一湖,曰玉盘湖。”

        “据说,每当皎月当空之时,月色覆照之下,那湖面光滑如镜,若是碰到圆月,还可见湖底倒有玉盘之景,可谓是美轮美奂,故而得名为玉盘湖。”

        听到此话,韩湘子愣了下:

        “竟还有这么一处地方?!”

        不由得,韩湘子有些心动了,但随即他皱了皱眉,多了几丝顾虑,问道:

        “似此等月境湖地,不乏有高人灵怪占据。”

        “贫道若去了,难免要遭到挤兑?”

        要知道。

        韩湘子去那玉盘湖,可不是游山玩水。

        而是要汲取此地的月华之力,用以修行。

        到时,恐怕会与镜山之中一些势力产生摩擦。

        甚至发生打斗,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僧多粥少嘛。

        “那玉盘湖,确有一头望月鳝盘踞其中,修为不知几何,但苏司主曾与他打过交道,倒也能斗的旗鼓相当。”

        “但估摸着他修为应该不济苏司主,再怎么说也是那望月鳝占了几分地利,可与苏司主争锋。”

        蓟州城隍想了想道。

        听到此话,韩湘子心中便有了数。

        苏司主是速报司的司主,八品阴神。

        修为应该处在道门之中即将三花聚顶的真人一流。

        最起码是凝了人花与地花!

        那头望月鳝可与其斗得不相伯仲,其中虽说有地利加持,但实力也不容小觑。

        有可能堪比道门里地花一境的高人。

        但韩湘子倒也不惧,他有关圣帝君所赠的神玉。

        内蕴一丝青龙魂魄,龙威煌然,颇为强盛,想来可以压制住那望月鳝。

        故而,思虑间,韩湘子倒不觉得棘手。

        反正,他只是在玉盘湖修行些许时日。

        又不是长期待在此地。

        见韩湘子神情倒也从容,蓟州城隍也不觉那望月鳝是个威胁,便又说道:

        “除了那望月鳝外,镜山里,还有一方玄门,名为素月宗。”

        “这素月宗如何?”

        韩湘子打听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