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侄孙会花开顷刻,能叫顽狮走路,满(1 / 2)

加入书签

第170章  侄孙会花开顷刻,能叫顽狮走路,满堂皆哗然!【求订阅】

        故而,韩愈获悉后,便与旁人罢谈,随同柳河东、刘梦得二人,出门迎接。

        刚出大堂。

        韩愈几人便见身穿玄青官袍,面容和慈的老者,在几位官员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来人,正是狄阁老。

        其身旁几位,分别是周宴、曾泰等朝廷大臣。

        这些大臣,均为狄阁老一手提拔上来的,乃志虑忠纯之辈。

        “韩侍郎这花甲大寿,本阁来此想讨杯寿酒喝,不知可否?”

        狄怀英望着鬓生华发,一身大儒之气的韩愈,拱手笑道。

        话落。

        随行的仆从就把带来的礼品,交到了韩府下人手中。

        同一时间。

        周宴、曾泰等人,也命仆从将赠礼,送了出去。

        “狄阁老,说笑了,快里面请!”

        韩愈朗笑了句,伸手请道。

        另一边。

        柳河东、刘梦得等人,也对周宴、曾泰开口:

        “诸位大人,还请入堂一坐。”

        “有劳了。”

        周宴、曾泰作揖回礼。

        也不客气就跟上了狄怀英,来到了这韩府大堂中。

        一入大堂,早已在此的客人,得知的狄阁老前来,无不纷纷起身行礼。

        先不说狄怀英在朝堂声望之重。

        光他如今年岁,可不比韩愈小。

        更何况,还曾数次救李唐神器于危难之中。

        因此,他一来到,便被众人奉为了上宾。

        狄怀英平日里公务繁忙,好不容易得闲,能与和同僚坐下畅谈一番。

        他自是浑身一松,和左右之人,吃茶说笑,倒悠然自得,无需旁人服侍。

        倏忽,这大堂里又来了一拨人。

        为首之人,比狄阁老还虚长了几岁。

        生得锛儿头,大颧骨,靛脸朱眉,一脑袋蒜瓣毛,白了大半,大眼珠儿搭于眶外,就这般拼凑在一起,乍得一看,有几分佛相,亦或是福相。

        来人,正是程知节,程老千岁。

        他身边还跟有几位年纪相仿之人,一各个骨肉精壮,面庞刚毅,即便年纪大了,也是精神抖擞。

        那些人,便是大唐老一辈的大将了。

        有胡国公秦叔宝,吴国公尉迟恭等人。

        除此之外,这些人身后还跟了不少年轻小辈,各个英姿勃发,筋骨矫健,不愧是将门之后。

        那程老千岁等人与堂下宾客一番打过招呼后,便寻了一个宽敞地方坐了下来。

        结果,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听见门外响起的报唱声中了多了吴王、蜀王等皇亲国戚,也只好起身行礼。

        好在眼下,这些王爷不是朝堂之上,众人也无需太过拘礼。

        吴王、蜀王等人早已封地在外,此次来京,只不过是讨杯寿酒喝喝,叙叙旧罢了。

        故而,大堂气氛并不肃穆,依旧是热闹喧嚣。

        “吏部郎中,王摩诘到!”

        忽得,门童望着府前一轿子,走出来的清瘦人影,对里喊了句。

        “韩老哥,摩诘兄到了。”

        堂中。

        刘梦得闻言,忙对韩愈说道。

        话落。

        那柳河东就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道:

        “听说此前摩诘兄的孙儿王昀,在长安城中碰到了湘子,也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韩老哥,要不要去问一问?”

        听到湘子,韩愈脸色忽得一凝,微怔了一会儿,才说道:

        “摩诘兄到了,理应前去迎接。”

        言罢。

        韩愈就走出了大堂,与柳河东等人再次向屋外走去。

        这王维,虽说年纪比韩愈还大,但不知是真的修了道术,还是保养得当,他头上白发颇少,看上去居然是只有四五十之龄。

        “韩侍郎,许久未见了。”

        “今你大寿,老哥特带了上好的云芝石饵,吃了这些东西,可以延年益寿。”

        见着韩愈等人,王维寒暄一笑。

        说着,就让人把礼品递了过去。

        “有劳摩羯兄了。”

        韩愈不动声色开口。

        对于王维口中那些云芝石饵,此等道学志怪之物,他自是不屑一顾。

        但王维毕竟前来为自己贺寿,他也不能拂了后者的面子。

        “晚辈王昀,见过几位世祖。”

        这边。

        那王昀从王维身后走了出来,规规矩矩对韩愈、刘梦得等人作揖行礼。

        “几年不见王侄孙了,可考取功名?”

        柳河东微微颔首,随口问了句,以示关怀之心。

        “快……快了。”

        闻言,王昀暗道叫苦,只觉头大,尬然回道。

        见状,韩愈等人不由得心中一叹。

        怎这摩诘兄的后辈,如此不上进,弱冠年岁了,还不知考取功名?

        “王侄孙,听说你前几日在长安街上,碰到了韩湘子,可确有此事?”

        那刘梦得似想到了什么,忽得开口问道。

        “不瞒刘世祖,晚辈的确见着了三郎。”

        “就在安平坊淳和仙府的大门口。”

        听见这话题一转,王昀心里舒畅多了,他忙道。

        然而。

        此话一出,众人却呆住了。

        韩愈眉头紧皱,思量不已:

        “淳和仙府的大门口?”

        “湘子怎么会去淳和仙府?”

        “你这小子,回来怎么没与祖父说。”

        这边,王维给了王昀一脚,恼道。

        那淳和仙府,乃是当今罗浮真人的府邸。

        王维即便修道多年,他自认也没资格进去。

        哪怕在大唐博了个“诗佛”的名头,那罗浮真人也不会高看他一眼。

        谁知,韩湘子这一小辈,却可以出入淳和仙府,这可让王维吃了一惊。

        “祖父也没问。”

        “何况,我看三郎未必去了淳和仙府,多半是被人赶了出来。”

        王昀苦笑道。

        “此话怎么讲?”

        王维面带疑虑。

        “对了,王侄孙既见着了湘子,可知他这些年一人在外,到底以何谋生,过得如何?”

        不多时,那韩愈关切问道。

        王昀架不住人多,且还是长辈,他只得低下头,直言道:

        “三郎,有七八载不曾回长安了,我前几日见着他,问他这几载身在何处,他却说一直在修道,又问他有无法术尔,结果三郎只会唤鸟的把戏……”

        这王昀是越说,声音越弱。

        待说完,他有些不敢抬头看韩世祖了。

        可以想象,这韩愈本就对韩湘子修道一事,颇为不忿。

        在他看来,韩湘子是大儒之后,应当苦读诗书,早日考取功名。

        哪怕不想当官,也得会写锦绣文章,当个治学大家。

        可他倒好,私溜出了家门,在外学道几载,到头来只会个戏法把戏,如此蹉跎光阴,不学无术,简直是韩家之耻!

        “混小子,伱胡说什么,你三郎哥就那般不中用!”

        王维见韩愈听完,忽得沉默了下去,他心中会意,登时数落起他来。

        “祖父教训的是。”

        “韩世祖,您别多想,这只是晚辈的个人猜测,也许三郎哥真的学会了法术也大有可能。”

        王昀察言观色,心中立马明白了,赶紧纠正道。

        “无…无碍,人还活着就好。”

        韩愈没来由的心中一痛,紧接着身子便是一颤。

        他眸光黯淡了下去,对几人摆了摆手道。

        即便脸上看上去云淡风轻,但刘梦得、柳河东等人与他交情可是几十载,自然明白眼下韩愈心中的失落与颓然。

        也难怪,摊上这么一个不求上进的侄孙,搁谁心里面也不好受?

        “湘子,人在何方?”

        韩愈回过神,对王昀问道。

        “那天花容楼晚辈喝多了,还是被下人抬回去的,不知道三郎哥去了哪里?”

        王昀摇了摇头。

        “韩老哥,不必多虑,湘子这孩子虽说调皮些,但不至于失了方寸,相必待会儿就会来此,为你贺寿。”

        刘梦得劝道。

        “但愿如此。”

        韩愈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

        府外,忽得有车轮碾滚之声传来。

        听到动静,韩愈几人心生疑惑,不由得循着声音望了过去。

        只见,那钦天监的马车,自大街之上,朝这里缓缓驶来。

        看来此的方向,多半是韩府不假了。

        “嗯?!”

        “钦天监的人怎么来了?”

        “真是奇哉怪也……”

        见此情形,韩愈、柳河东、刘梦得等人面面相觑。

        便是王维在此时,也一头雾水。

        钦天监,在朝堂里,几乎是中立一派。

        其内官员,有真才实学不假,但大部分不会阿谀奉承,只会把份内的事情做好。

        也有传言说,钦天监里,大多是一些奇人异士。

        与人间玄门关系匪浅。

        但无论怎么说,钦天监在百官看来,无疑是神秘的。

        这也导致,朝廷之中鲜少有官员和钦天监来往。

        韩愈自认钦天监的人,他只认识那袁天罡袁监正。

        二人在朝堂之上,只不过是点头之交罢了。

        有时甚至说不上什么话。

        此前请帖,也未送去钦天监。

        怎么今时大寿,钦天监的人会来此?

        “钦天监神课先生,袁监正、李监正到!”

        不多时,马车驶来跟前。

        神课先生、袁天罡与李淳风三人,便接连从轿子里走了出来。

        见着这三人来此,韩愈等人愣住了。

        报唱的门童,还是在一钦天监的差从递来的拜帖上,得知这几人的身份。

        顿时,略显稚嫩疑惑的声音从外往里传了出来。

        一时之间,大堂之中原本笑谈之声,一下子戛然而止!

        “钦天监的两位监正来了,还有那神课先生,据说这位老人家,有时陛下想见他一面,也是难上加难!”

        “那可不,即便是罗浮真人也对他敬重有加,今时他这个大人物,怎么也来了这韩府?”

        “难道是为给韩侍郎贺寿的不成?”

        “……”

        彼时,堂里沸灼,议论不止。

        不怪某些人说此话,因为在不少人看来,钦天监压根与大家不是一路人。

        然而。

        今时,那钦天监的神课先生与两位监正来此,只能说韩侍郎的声望之隆,已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

        “韩侍郎,老道等人不请自来,还望勿怪。”

        神课先生三人朝韩府走来,见着韩愈等人时,稽首道。

        “先生言重了,二位监正,快请入堂一坐!”

        来者是客,韩愈岂会不高兴。

        为此,他一脸热情,邀请神课先生、袁天罡与李淳风三人进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