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蓄谋已久的行动(1 / 2)

加入书签

周海洋接着说道:“不认识字怎么当上这个县委书记的?

不想干,现在就说话,有文化水平、能当县委书记的人多的是。”

县委书记闻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流,结结巴巴的问道:“市里能投入多少资金?”

周海洋一听,就火冒三丈,说道:“没有钱就啥都不干了?

好吧!你先一边歇着吧!”

说完,周海洋当场对这个县的县长说:“从现在开始,你代理县委书记的职务,带领群众干。

市里不给一分钱,你组织农民群众和乡村干部。

把道路修成了,你就当县委书记。

修不成,你这个县长也别干了,把位置腾出来给能干的人。”

一个县委书记当场被停职的消息,迅速传开了。

让全市十二个区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谁也不敢怠慢,都动起来了。

层层下任务,就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修梯田那样,到处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一派战天斗地的景象。

农民群众修路的热情是最高的,因为他们是直接受益者。

交通局做好规划,干部带领农民参加义务劳动,轰轰烈烈的一场公路建设,在永梁市的各个乡镇铺开了。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全市所有的村庄之间都能跑汽车了,随之而来是农业机械也能进到田间地头了。

这件事被江宁省报驻永梁市的记者报道后,新华社在华国主要媒体上也做了报道。

永梁市干部群众的精神,感动了华国交通部。

三个亿的交通建设资金拨付给了江宁省,专门用于永梁市的等级公路建设。

……

公路修成之后,周海洋开始着手整顿财税征收的问题。

永梁市有那么多的矿山和采矿企业,不少矿老板在省城宁城市、在扈州市、在燕京都有住宅楼,在永梁市郊区有别墅。

私家车数辆,而上缴的税金却寥寥无几。

周海洋开始在老百姓中间走访,终于了解到了这里面的很多问题。

发现很多实权单位的干部,在这些矿产企业都持有股份。

秘密的审计工作开始了,经过审计,加大税收力度。

不仅永梁市的财政收入翻了一番,而且教师的工资待遇落实了,建新学校的资金缺口解决了。

原来许多因为没有钱而搁置的建设项目上马了,一个地方的经济立刻活起来了。

......

紧接着,周海洋又开始了一场他蓄谋已久的调査研究活动。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组织了一个由多部门领导参加的调研队伍。

周海洋亲自带队,其中有市交通局、公路局、勘探局,以及永平县等三个县的主要负责人。

一行十几个人,沿着永梁市的周边进行实地考察。

有公路时开车,无公路时步行。

周海洋把这次考察定名为“寻宝行动”。

在刚到永梁市上任的时候,周海洋就注意到了永梁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处三省交界处。

三省交界,几乎成了介绍永梁市地理位置的一个最为显著的标志。

地理志和地理教科书上都这样表述的。

前些日子,这个问题成了周海洋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他每天都拿着地图写文章,把省际关系当成国际关系,把三省边界当成国际边界。

永梁市是江宁省最偏僻最贫穷的地级市。

而在三省边界处,生活着本市最偏僻、最贫困的一群人。

假如能让居住在这里人们,真正过上小康生活,他也不枉当了一回市委书记了。

因此,他希望从“三省交界”独特地理位置上,掘出一条黄金之路。

而要掘出一条黄金之路的前提,是必须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才能取得发言权。

说永梁市是三省交界的地方不错,可真正三省交界的地方是在永平县北部山区。

永平县在交界点有一个古岭镇,四万多农业人口和三干多非农人口。

另外两个省,各有一个镇在西南部和东南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