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蓄谋已久的行动(2 / 2)

加入书签

从地图上看,三个镇构成了一个三角,呈“人”字形,永平县的古岭镇,就在“人”字的顶端。

现在的情況是,从这个顶端通向其他两个镇,分别是三十五公里和三十公里,均为人行小路。

由于交通原因,三地交流严重受阻,更不能达到物畅其流。

自古以来,三省居民之间,通过这条小路就有频繁往来,通婚现象非常普遍。

由此也构成了这里复杂的地方方言,和乡间民俗。

既可称为杂乱无章,又可称为丰富多彩。

正因为如此,古岭镇深深抓住了周海洋的心。

所不足的是,古岭镇离永平县城近一百公里,太偏远了,只通五级公路。

两年前,他只身一人来到了古岭做了两天的社会调查……

而今天的周海洋,想要做的是:

打通从永平县古岭镇到另外两个省的边境小镇。

不仅能使永平县与其他两省连成一体,也与永梁市连成了一体。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

那么,古岭镇和其他两个省的边境小镇,就有了足够的条件来开展边境贸易了。

这是周海洋认准了的事,他决心非做不可的。

他带上了工程技术人员,要求他们在这一趟的考察中,一次性完成勘探设计和项目论证工作。

永平县县委书记胡大明,也参加了这次“寻宝行动”,他全程陪同周海洋。

从永梁市到永平县城的第二天晚上,车队到了古岭镇,就再也无法前进了。

当天晚上,一行人就在镇子里住下来。

镇政府的领导们非常激动,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太偏远,县里的领导很少来,来一次也不容易。

这么多年来,市委书记还是头一回到这里来。

县里即使要抓工作重点,也不会在这种偏僻的地方加大力度的。

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里,从事政务活动的个人和团体,追求的是立竿见影的政治利益,要求是眼皮底下看成效。

地方偏远了,你做得再好,上面也看不到。

你做得不好,上面照样看不到。

所以,历届县级和镇里的领导,都没有真正在这里用过心。

他们抓的,通常是公路两边,是县城附近,要么就是交通发达的地方。

搞建设、修马路、办工厂、科技兴农、新农村建设等等,都集中在这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

原因很简单,市里和省里的领导,走马观花下来一看,不用下车就知道形势大好,不是小好。

想往上进一步的,就可以借此升迁。

想搞项目的,就可以伸手要钱。

上面来的领导,也可以写一篇像模像样的调査报告或汇报材料。

所以,像古岭这种地方,多年来,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年轻的镇长吴添笑着说道:“以前古岭镇,来过最大的官,就是市委政策研究办的一位副主任,是大前年自己一个人来的。

他来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以为是一个游客,谁也没在意。

直到他走了之后,县里的领导知道消息,赶到古岭到处寻找。

我们才知道前几天来的那个年轻人,原来是市委政策研究办的副主任。”

周海洋微微一笑,说道:“当时来的那个人就是我呀。”

吴添看着周海洋说道:“啊!你不说我还认不出来了,你原来白白净净的,这么变这么黑了?”

……

周海洋的到来,使古岭镇进入了高度的兴奋期。

从镇政府到镇上居民,在瞬息之间,知道镇里来了个大人物,那五六辆小车便是最好的证据。

居民们围着车子指指点点,议论它们分别是谁的座驾,哪一辆是市委书记坐的……

本来,周海洋一行是准备在镇政府机关休息一下的。

听说老百姓都知道他们来了,就想到镇里看一看,走一走。

胡大明劝他不要到镇里去,担心遇到上访者,遇到麻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