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二娘(1 / 2)

加入书签

对于齐方家什么侄女儿,赵陆是不会多管闲事的。

        因此齐方翻来覆去感叹贾府的好田迟迟出不了手,但赵陆还是忍住了,算了,还是回头和晴雯打听比较安全。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贾府有几个主子心眼儿可是相当小,万一人家觉得心头不快活,再给人添麻烦怎么办。

        等到和齐方回府衙扣了章办了手续,胡夫人显然已经把自己的事情办完了。

        胡夫人是个古道热肠,什么人但凡入了她的眼那就是掏心掏肺,只这热情洋溢,赵陆自己有些招架不住罢了。见人在门口等,她便笑着上前道:“咱们不是说好了在菜市场见?您怎么走这么远过来。”

        从榆树胡同走到户部衙门,得有五六里路呢。

        “本想着去城门口等你,又怕错过了,我们家没操办过买地的事儿,还是今儿遇上给你看院子的老邻居,说起这事儿才晓得诸多门道,什么时候赁出去?可有人选了?”

        怎么能赁出去呢,赵陆有心做产业示范园,压根儿就没打算租出去!

        “刚秋收完,去的时候还有人在地里捡谷穗呢,刚好我有些想头,等等再看。”

        胡夫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她家几乎是举家逃窜,如今能有个安稳的院子栖身就已经满足了,完全没有余钱置产。也正因为如此,夫妻俩商议过后才确定要在太医院稳扎稳打的干。

        就见胡夫人身后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见了赵陆,踟蹰得左脚踩右脚,一脸局促不安。

        天擦黑的时候,赵陆蹬着自行车从木匠铺出来,望着稀疏的街道,她心中有些发怵,要是自己再长大点儿就好了,就这刻意调养的小身板,长大了必是一等一的结实。

        她今天叹气的频率比过去一年都多,不能叹了,且伤肝呢,于是起身进屋抱了一盆泡好的泛灰的红薯粉条来。

        瑟缩的背影透着孤寂,连胡夫人都忍不住叹了口气,“不知道姓什么,陈家说她娘家是流民,早就找不到人了,她那男人排行老二,周围人便囫囵叫她二娘。”

        铁器金贵,刀枪更不是想买就能买,所以厨房的刀她经常都是收在身上放着的,一则出门防身。

        “婶子您自己看着办,我暂时肯定没时间来和你摆摊。”自行车的样品已经托晴雯送到宝玉面前了,他那人最是玩心大,必定会让一众公子哥儿知道,怎么着也会有生意做。

        赵陆的目光在她身上没有错开过,满脑子都是养活这么大个人一年花多少钱才行,是不是还得给点工钱?果然她没生那个富贵命,根本招架不住生活里突然出现一个‘下人’这种情况。

        说着说着,胡夫人突然凑到赵陆耳边,“去年她男人防洪时淹死了,她那孩子也没保住,哎哟,造孽的,那陈家不是个东西,说她克死……哎得得得,你说我和你说这些做什么!”

        “没有。”

        赵陆见她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后又黯淡下去,只用力点点头,头发还没干就要起身去烧水。

        虽说邻居老太收了十斤高粱米,承诺她不在的时候帮忙看房子,但靠谁不如靠自己,更何况她靠自己靠习惯了。

        满脑子就剩一个念头,这得多大个人情啊。

        于是分外热切,三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回了家。

        京城就是这点好,生活舒适度极高,这个时代就已经有完整的送货到家服务,并且起送门槛极其低廉。

        怪不得这么半天也没见她说句话,只一双眸子在两人身上打转,带着一种呆滞的渴求与惶恐,仿佛赵陆不要她就剩下死路一条似的。

        二娘很珍惜吃食,别说她家流亡的时候三天饿九顿,就是嫁为人妇了,也没过过几天好日子。

        “她是?”

        她讨好地冲两人笑笑,嘴张张,也没说出话来。

        姑娘衣衫褴褛,只手脚瞧着是新洗的,不过脚上没有鞋子,灰黄的土渣附着在光脚上,平添几分狼狈。

        赵陆喊她拿杆子打下来吃,年初时叫人肆掠了一回,枣树上就剩不几个歪瓜裂枣,她都没留心过竟然已是一年枣熟时。

        “什么多少钱?”胡夫人开始装傻,显然没打算让赵陆出这笔钱。

        “这、这怎么使得?”

        胡夫人信誓旦旦,畅想着在门口支个锅摊,冬日里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辣粉,肯定招人喜欢,甚至她都看见自己数钱时候的模样了。

        “欸……”赵陆忧心忡忡,想着心病得医,身上的毛病也得医,太不讲究了。

        没事,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不必她问,胡夫人自顾解释起来,“说来这姑娘是你胡叔走医时认得的,底下东郭村陈家的媳妇,年前……”

        “酸辣粉是个什么粉?”

        “……”

        胡夫人拉着她,说要合伙做酸辣粉小吃摊的生意,“你平日里要上值,那就你出方子我出力,咱们五五分账。”

        “别别别,别跪,快起来,怎么个事儿这是?”赵陆忙拉起她,瞧着容长脸,消瘦的身子,枯黄的头发随便挽着个髻子,身上的衣裳辨不出原本的颜色,实打实的可怜人,跟城外的流民有一拼。

        吃得最多的还是焖锅里添一瓢水,将甑子上剩下的饭粒子干干净净挖下来,添上野菜就那么稀里糊涂的过了一日又一日。

        毕竟,谁会在乎一个买来的媳妇的个人意愿呢。

        赵陆努努嘴,本想说再添一碗,但想到早上就泡了一个人两顿的量,实在是没有现成的可以添一碗了。

        半匹松江棉布,价虽贵但耐用,给二娘做衣裳正好。

        虽然胡君荣说找儿媳妇不能只看自己的意愿,还得看对方的意愿,但她觉得自己还能再努力一下,万一呢。

        做生意也难呐,不止要好,还要会讨巧。

        眼下驱虫药还没来得及配,只能煮了大盆的艾叶水,混着草木灰浸出来的碱水一遍遍搓头,篦下来的虱子泡在水里打滚,两人好奇地盯着虱子咽气,就在姑娘窘迫的眼神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