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做一篇好文章(2 / 2)
这样的制度,比起事后追责,要强上十倍百倍!
在江城市,他就曾经专门起草过1套详细的督察制度,而且已经在全市推开。
有了专门的督察制度,所有的督查工作都有理有据,有始有终。
在几个月的试用期间,因为这套制度,全市减少了近百件事故隐患的发生,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陈健想要把这1套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确实行之有效的制度,复制到泽水县来!
基本框架已经存在,就是需要根据泽水县的具体情况,做细节调整。
1套督察制度,不是简单的派人下去随便看看。
它涉及到机构、人员的建立,具体的督查细则,涉及的督查范围,以及事前建档、事后评估制度。
在江城市,全套督查制度的规划,先后花费了陈健差不多半个月时间。
白林虎还专门开会,召集相关部门调研过3次。
既然现在陈健被调到了泽水县,之前所做的工作、积累的成果,就被泽水县捡了个漏!
花费了近1天时间。
当李有根在拆迁现场,配合工作组跟群众艰难谈判的时候,陈健完成了督察制度的初稿。
这个稿子,需要跟田书慧做详细的探讨,形成定稿之后,还要上会通过。
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大量宣传,让督察制度深入人心。
借着这股宣传的热潮,才能掩盖拆迁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
带着督察制度初稿,来到田书慧的办公室。
在田书慧对面坐下,陈健问道:“常务,拆迁现场那边情况怎么样?”
田书慧说道:“补窟窿呗。我让宣传科的人过去拍了个新闻短片,今天会在县里的电视台新闻节目播放。
捂是捂不住的。
不如自己亮出来,让大家参观,也能堵住1些挑事小人的脏嘴!”
陈健低笑:“自己亮出来比较好,可以掌握好尺度。
免得有些人在脑子里,构建污秽不堪的场景。”
“就算是亮出来,也有人会乱想,只不过主动1些而已。”
这种带点歧义的暧昧玩笑,目的是为了活跃气氛。
田书慧接过陈健的初稿:“这么快就搞出来了?”
陈健说道:“这件事,拖不得。之前我在江城市搞过1个类似的制度,正好借来用用。
这个制度在江城市试行了1段时间,虽然基层压力较大,但是真的很有效。”
田书慧点点头:“没有压力,就都成大老爷了。你给我讲1讲,我们现在就深入讨论。
形成结论之后,我们尽快通过,配合拆迁处理结果,开始宣传活动。”
两人针对制度初稿中的每1个条目,开始逐条讨论。
田书慧思维敏捷,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既有宏观视角,又有具体的关注点。
她每每提出1个问题,都切中要害,问在关键的点上。
机构的组成,督查系统上上下下的责任人都有哪些。
督查事项的启动到结案,中间涉及到的结论,如何奖惩。
督查分类,包括全县范围内、常规性的督查项目,和特殊情况下主要负责人亲自制定的督查项目,怎么划分。
督察人员,谁来考核。
要有人能管得了他们,不能让督查系统,超然于现有的体系之上!
这些都是田书慧关注的重点,也是制度中的核心要点。
陈健有制作督查制度的经验。
有大量江城市的实践事例,能够针对田书慧的问题做出正确回答。
两人1番讨论,都有1种脑力激荡的痛快感觉!
天色渐晚,吕青敲门进来,向田书慧汇报工作组1天的工作成果。
田书慧指指对面的座位:“来,坐。小陈也不要走,1起听1下。
后续你还要针对这件事做文章,要掌握第1手的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