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海贼(1 / 2)

加入书签

大燕旧都临安府。

  当大燕还是南燕的时候,临安是南燕的都城,这里的江河湖泊连通大海。

  江海汇流之地,海水倒灌,钱塘江水更是常年泛着咸苦,钱塘江沿岸的居民靠海吃海,发明了板盐制造技术,靠着晒盐制盐赖以生存。

  盐运贸易利润巨大,在南燕之时,私盐走私已经蔚然成风,这里是商船和海贼最常光顾的地方。

  临安的百姓对海潮又爱又恨。

  海潮给了沿岸百姓生计,它也招来了海贼的觊觎……

  它平静时承载浪漫诗意,“云树绕堤沙”;肆虐时却猛于贼寇,“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吞没良田,让成千上万的沿岸百姓流离失所,逃荒求生。

  当地的人们和海潮搏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燕立国之前,从钱塘门至清波门一带,就有先人修筑的海塘。

  南燕开国之后,修缮加固这个海塘,牢牢守住这条防线是历朝历代朝廷政务当中,除却对抗外敌来犯、平定国中内乱之外,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头等大事。

  秦王慕容成岭更是在守住这条防线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围海造田、填海成陆的想法。

  并建立黄册证户制度管理人口,将沿岸一带的渔民农夫纳入军户,休渔农闲时期,使他们跟随镇海军共同操练同守海塘、围垦滩涂。

  对于治理临安东边这片海湾,慕容成岭不仅仅止步于修筑海塘守住防线。

  他的下一步计划是带领十万军民肩挑手提、移山填海,要将五十四万亩滩涂变成永久的陆地,把入海口推得远远的,让临安主城内再也听不到海潮轰鸣,一劳永逸地解决困扰大燕三代人的治水难题,要让龙王俯首、潮神称臣!

  慕容成岭在旧都临安的时候,还不是秦王,没有分府,而旧时居住的南燕宫殿已经成了大燕皇帝慕容煜在江南行宫。

  作为成年皇子,慕容成岭以往每次来到临安公干都是和将士们同吃同住,宿在候潮门的军营里。

  这次带了薛真卿,不便再与一群老爷们共同起居,便在鸣潮巷找了处院子,安顿了下来。每日往返奔波于鸣潮巷和滩涂工地之间。

  现在正值休渔期,滩涂上人头攒动,尽是干活的军民,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秦王殿下!”

  “殿下!”

  “看!是秦王殿下!”

  滩涂上有人看见了慕容成岭,瞬间爆出欢呼一片。

  一群人放下手上的活,纷纷朝慕容成岭所站的方向涌来,如同潮水一般,把秦王一行围了个水泄不通。有镇海军的将士喝道:“不得无礼,见到秦王殿下还不行礼!”

  “免礼!免礼!”慕容成岭笑呵呵地止住闻言正要下跪行礼的百姓们。

  又对其中一个癞子问道:“老王头,你家三小子腿伤好利索了吧?”

  “好了!好了!”姓王的癞子忙不迭地说,“全亏得殿下上次不顾自己安危,刨开塌方的土石,把我家小三子救了出来,他才保住了小命。现在啊,伤势也已经痊愈,可以上活了。”

  慕容成岭笑着说:“没落下残疾就好!哈哈休养,不急着上活。”

  薛真卿一打听才知道,癞子老王和他三个儿子都是渔民,受到秦王政策的福荫,编入了军户,有军饷补充收入,温饱不再成问题。

  农闲和休渔的时候,他们就跟着临安镇海军围垦滩涂。

  王家老三领了看守石材的活。一日,放班急着去同朋友蹴鞠,就没按照规定堆放好石材,图方便省时间,胡乱堆放一气,结果第二日上活的时候,石材塌方,好巧不巧独独埋了王家老三。

  幸好,那日大雨,滩涂工地停工,没有伤到其他人。

  幸好,秦王巡视工地风雨无阻,那日也不例外,这才让王家老三得救。

  事后按照相关法令治了王家老三“玩忽职守”的罪,但念在他初犯,又受了重伤,且并未伤及他人、延误工期,判了个从轻发落。

  最后,秦王替王家老三交了造成工地损失的银两,而未尽的劳役之罪则留待他康复后自己以劳动来偿还。

  “殿下,您还记得我吗?”有个壮汉拨开人潮挤到慕容成岭跟前。

  慕容成岭定睛一看:“阿牛!你家的牛……”

  “多谢殿下惦念,张富户给我还回来了!”阿牛憨厚地笑着,抬起胳膊抹了把汗,弄了一脸脏兮兮黑黢黢的泥巴。惹得旁人一阵大笑。

  有个身穿旧军服身材异常矮小的老头,拉了拉慕容成岭的衣袖,仰着头唤道:“秦王殿下。”

  “陈老!”慕容成岭躬身同他说话,“身体还好吗?我跟您提过的那个庐阳教习所办起来了,羽林孤儿军也扩建好了,正缺教头,您老什么时候愿意去,着人告诉我一声,我让人来接您。”

  陈老头摇头:“回殿下,我身子硬朗着呢!我哪儿也不去,我愿意留在这里替殿下填海造田、守着海塘防线、抵抗海贼。”

  薛真卿越过秦王的背脊仔细打量,只见陈老头并非身材矮小,而是两条腿自膝下被齐齐截断,穿了特制的“鞋子”,用股骨直接站立行走。

  丁聪见到薛真卿眼神里的诧异,小声说道:

  “陈老爷子是镇海军里的老人了,七八年前大战海贼,折了一双腿。退伍后被秦王殿下破格收入民兵,一直留在临安守着海塘。”

  薛真卿了然地点点头。

  这样的百姓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纷纷向秦王问好,慕容成岭也能一一喊出这些普通百姓和一般军士的名字……

  从前随平南军远赴南疆平定林邑之乱时,薛真卿已经见识过慕容成岭在军中的威望,那时的威望是他身为秦王依旧身先士卒、敬贤重士而积攒下的军心所向。

  今日,初到临安,她则领教了什么叫万人空巷、夹道相迎。

  在临安府,慕容成岭的公正严明、爱民如子令他深得民心。

  这些是在大燕都城庐阳所看不到的,慕容成岭在庐阳的日子里向来低调为人,在地方上的政绩从不拿来上报邀功。

  即便低调至此,依旧招来了太子党阀的忌惮。

  今日看到秦王慕容成岭在临安军民之中的万众归心,薛真卿不再难以理解太子和六王爷为何一直视慕容成岭为争储夺嫡的对手,一直企图将他除之后快、永绝后患。

  ……

  临安,江南之地,风景旖旎,水土温润,民风温和。

  但,纵使这般温婉清丽如同娟娟静女的江南,夏日里的日头依旧有着足以灼烤人的毒辣。海塘滩涂的工地之上,无遮无挡地,炎热得胜似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同沿岸军民一起顶着烈日同甘共苦干了几天活,慕容成岭的肤色黝黑了两个度,显得更加阳刚有力,不过随之而来的蜕皮,也令他有些苦不堪言,身上总是火辣辣地又疼又痒。

  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感官会被无限放大,蜕皮的不适会异常强烈。

  鸣潮巷里,更夫敲过了三更的梆子,除了远处传来阵阵涛声,便无他响,夜深人静,连星月都沉入了海里,是个安详宁静的夏夜。

  慕容成岭还没睡着,唤了院门外守夜的丁聪,来后院井边帮他冲凉。

  丁聪往慕容成岭头上浇着水,井水的清凉让他身上蜕皮的疼痒之感稍稍缓解了下,他开口说道:

  “这一块海塘的淤泥远比预料中多太多,每天靠着人力肩挑手提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还得再招募些人进来。”

  “对了,明日让知县张贴告示,要多招些匠户,这海塘看来光靠人力必定延误工期,须得匠户们想些法子,造些趁手的器械工具来提高效率。”

  丁聪领命:“是!主子。”

  慕容成岭接过丁聪递来的帕子,抹了把脸,又问:

  “这几日我睁眼就上活,闭眼就躺倒的,不知道薛姑娘那头有什么动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