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扩军消息抵京!(1 / 2)

加入书签

第435章  扩军消息抵京!

        宜兰。

        东番东北部,鸡笼屿西南。

        西北以雪山山脉山麓带为界,西南为中央山脉北段山麓,面积约为330平方公里。

        有宜兰溪冲击而成的宜兰平原。

        宜兰平原是东番,燕藩势力,除鸡笼屿,着重开发的第二区域。

        福建商贾豪强的造船厂便设置在宜兰。

        午后。

        宜兰港。

        早已收到消息的海商纷纷等在港口,翘首以盼。

        十数艘海军战船靠近时。

        “来了!王爷来了。”

        商贾豪强纷纷议论着,往码头走去。

        第一艘战船率先抵达码头。

        一队队陆军将士,背着来福铳,率先从战船下来。

        “老孙,你家小子!”

        “老孙啊,听说王爷要扩编新军了,你家小子,这回怕是要挪一挪位置了。”

        ……

        孙元楚率领兄弟们,从商贾身边严肃经过,控制码头。

        引得周围豪强商贾,纷纷羡慕看向孙元楚父亲,孙之洞。

        在众人议论中。

        后续战船相继抵达。

        朱棣带着海陆军以及鸡笼屿文官,从战船上下来。

        孙之洞等人,顿时精神一震,忙快步又迎上去一些,齐齐参拜:“拜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棣含笑来到众人面前,扶起为首的孙之洞。

        冲一群商贾豪强含笑拱手,“此前,多谢诸位带着自家海船,北上河北,接应我和陆军第一镇的兄弟们……”

        这群商贾豪强,对他的态度很不错。

        他也愿意给足对方面子,以及燕藩治下,商人应有的地位和待遇。

        当然,前提是,他们必须坚定不移的搞雇工身股制。

        商人和政治人物合作。

        要么为政治人物提供利益。

        要么按照政治人物的政治理念去做事。

        他不需要他们的钱。

        但他们必须按照他的理念去做事。

        若是办不到,作为一个合格的上位者,无论是谁,他翻脸都会毫不留情。

        众人寒暄几句。

        孙之洞做一请的手势,“王爷,草民带王爷去参观我们宜兰造船厂……”

        朱棣看看孙之洞。

        再看看其他商贾豪强。

        宜兰造船厂,沈家出资最多。

        不过,这段时间,沈至回老家了。

        他临行前,曾和父皇提议,南巡途径沈家时,去看看。

        父皇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沈至把这个消息带回沈家,顺便帮着沈家大房、二房做迎接父皇南巡的准备。

        形式主义嘛。

        下面人搞一搞也是求个心安。

        只要不过分了。

        只要形式没有大于实干,他并不反对,也并不厌恶。

        无他。

        人性使然。

        无论如何都禁止不掉。

        与其如此,还不如给下面人画下一些规则、范围,哪些能搞形式,哪些不能搞。

        朱棣向后,冲李琪招了招手。

        李琪忙走来。

        朱棣拍着李琪肩膀,对一群商贾豪强介绍道:“他叫李琪,身份你们肯定已经打听清楚了,接下来,宜兰会单独立县……”

        经过初期迁民开垦。

        宜兰已经拥有百姓万余名,随着北元俘虏加速向这边转运,以及宜兰造船厂投入使用。

        宜兰建立县府,已经势在必行了。

        李琪资质中平。

        他不敢让李琪去做开创性的事情。

        宜兰前期的底子已经打好了,李琪只要在宜兰,按照原有的计划按部就班执行就可以。

        只要他肯好好实干磨练三四年。

        即便资质中平,能力肯定也会增加。

        一个人后天的努力,其实比先天更重要。

        进忠的资质也就是一个中人之姿。

        可看看这些年,累得一身虚胖肥肉掉膘,体型精干的同时,能力也蹭蹭增长。

        “拜见李县令!”孙之洞等人忙给李琪行礼。

        这可是韩国公的长子。

        公主的驸马。

        王爷妹夫!

        李琪忙回礼,“各位不必如此,往后,还望各位能与宜兰县府通力合作,我们一起把宜兰建设好。”

        离开时,父亲就千叮咛万嘱咐。

        到了宜兰,收起韩国公长子、驸马、燕王妹夫这些根本不是自己挣来的尊荣身份。

        踏踏实实,四哥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尽最大可能,把四哥交代的事情做好。

        其实,父亲这番叮嘱,完全就是多余。

        他怎么敢在四哥面前不老实!

        说实话,他连太子都不怎么害怕,放眼整个大明,就怕两人。

        一个是皇帝,一个就是四哥燕王。

        朱棣见双方认识了,笑道:“我们边走边说……”

        随即,自顾自往前走去。

        孙之洞等人忙跟上。

        朱棣看着拘谨的孙之洞,又看看商贾,笑道:“伱们把孙东家推出来什么目的,我知道,其实大可不必,在咱们东番,你们不需要和官员拉关系套近乎,只要你们按照东番的规矩办事,没人会难为你,该给你们的优待条件,一样不少,但不会给你们开的口子,半寸也不会开,你们也千万不要把中原那套官商勾结给我带到东番……”

        一群商贾豪强顿时尴尬笑着,连连点头。

        东番的规矩,大家当然清楚了。

        王爷来到东番时,就对他们说了,在东番经商,贿赂官员,不光官员倒霉,他们这些商人也要倒霉,抄家灭族都是轻的。

        同时也告诉他们。

        让他们搞雇工身股制,就是让他们面对官员的威逼利诱,敲诈勒索,有底气说不!

        因为官员的索贿行为。

        损害的不光是他们一家一姓的利益。

        更是商行内,许许多多拥有身股雇工的利益。

        东番官员若是巧取豪夺,他们能团结数百,乃至上千人对抗!

        ……

        还别说,其实真是这个理。

        大伙儿现在为什么支持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

        就是看明白了,乡土村社农民成为一个个共同利益团体,雇工身股制商人和雇工成为一个个利益团体。

        能有效遏制官权的肆无忌惮。

        单独的一家一姓,拥有庞大财富,心惊胆战,担心突然间,被按个罪名,被权力把财富夺走,同时,家族灭亡。

        可和雇工联系在一起。

        数百人,上千人,那就完全不同了。

        官权也得忌惮!

        原本,只有来自上面制约的官权,同时也受到商号、乡土村社的制约。

        肯定也免不了官员吃拿卡要这种事。

        至少,官员不敢直接吃干股,更不敢巧取豪夺了。

        ……

        朱棣只是不想这群人,继续把中原几千年为生存,延续下来的糟粕风气,再通过迁民带到他治下。

        简单敲打一下,转移话题,询问:“说说你们的困难,我难得来一次,你们的困难说给李琪他们,或许一时半会儿给你们解决不了,到不是说他们一定懒政怠政,而是他们的权限,以及可动用的资源没有我多,我一句话能帮你们解决的困难,他们可能要层层上报,多个机构相互合作,才能帮你们解决……”

        朱棣说的很坦诚。

        孙之洞等人听的也十分舒坦。

        朱棣话落,孙之洞在一群同仁不停眼神示意下,小心翼翼开口:“王爷,我们还真有点困难,主要是人手……”

        鸡笼屿造船厂帮他们培训了一批造船技术性匠人。

        可造船不是光有技术性匠人就行了。

        还要有很多干体力活的小工。

        “缺口有多大?”朱棣询问。

        “三千多人!”

        朱棣见一群商贾豪强满脸窘迫,笑笑。

        他们能从中原挖一批有造船经验,以及有手艺的匠人。

        可他们也不敢瞒着朝廷,大规模迁徙数千人。

        朱棣略微沉吟,说道:“这样吧,你们派出海船和海军一起行动,去河北转运北元俘虏,每一万人我给你们一千青壮,当然,前期的三千青壮你们可以直接投入造船厂,但你们得给我保证,接下来,继续转运三万俘虏……”

        孙之洞等人连连激动点头。

        这算什么事啊。

        大家现在经常往金陵贩运香料,并且陛下特批的金陵商号已经开张,海船往来金陵频繁。

        无非是再往北边,去河北捎人罢了。

        “记住,不要区别对待这批青壮,他们既然跟随我朱棣来到燕藩治下,那就是燕藩之民,对待他们,你们要和对待其他雇工一样,都要给身股……”

        “是是是!”

        商贾豪强连连应答。

        朱棣还不放心,扭头看向纳哈出,“纳哈出,等这批青壮抵达后,从你们蒙古上层选一个精通中原的人来带领这群,投身造船厂的青壮,等他们什么时候适应了,你们派出的领导之人,再从造船厂内退出……”

        一些过渡举措是必要的。

        造船厂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种密集程度,以及纪律性、合作性比农村的乡土村社更加严密和有组织性。

        对个人的素质要求更高。

        磕磕绊绊的冲突也无疑会更多。

        俘虏的蒙古上层方面,派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领导这些青壮。

        让这个领导者和孙之洞等人进行交流。

        更容易把一些不受控制的风险扼杀在萌芽中。

        有助于彼此迅速熟悉,融合。

        “遵命!”

        纳哈出恭敬领命。

        东番除了气候让人有些不适应。

        其他方面,大伙儿来了后,默默观摩考察,都觉比草原强一万倍。

        尤其是燕王对他们蒙古人的态度。

        并没有因为,现在不需要他们配合了,而改变。

        一如既往,一视同仁。

        朱棣和众人说着,一路来到造船厂。

        规模的确不输鸡笼屿造船厂。

        已经修建完成十五个造船平台。

        只要人手足够,完全能同时开工建设十五艘船。

        而且预留的区域也很大,明显为扩建做准备。

        朱棣点点头,转身,看着商贾豪强,笑道:“在这里,我看到了你们对于在大海上,货通天下的雄心壮志,这很好,我可以十分肯定的告诉大家,未来,你们的造船厂还得扩大数倍!”

        ……

        “陛下南巡,只要福建的直辖地位确定后,朝廷彻底放开海贸,就只是时间问题,给我四五年时间,我保证打垮马六甲陈朝,彻底打通向西的海上通道,放开海禁、打通向西通道,中原乡土村社建成度更高,都会促使海贸更加繁荣,到时候,咱们身处这片海域,每一刻,每一处都会有连绵不断的船只经过……”

        “到时,不光是货物往来,更有人员的往来,不光有货船,还有专门提供人员往来,舒适性极高的特殊船只。”

        “未来,对于船只的需求量,一定是数万,乃至十数万!”

        供人远行的舒适特种船只?

        数万……十数万……

        若真如此,在这南海之上,会不会到处都是风帆片片?

        众人听着朱棣描绘的未来,都有些呼吸急促。

        朱棣看着,不由一笑,“总之,只要我们就这么努力下去,未来在这大海之上,一定是一副波澜壮阔,百舸争流的景象,而中原造船厂工业的发展,已经落后咱们一段距离了……”

        朝廷的环境。

        如果不搞雇工身股制。

        说实话,也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竞争中,一定会落后于东番。

        “等你们宜兰造船厂产能真正形成后,鸡笼屿造船厂,也要逐步剥离商用造船……”

        他更希望,鸡笼屿造船厂在承接海军战船建造的同时。

        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的研发中。

        比如蒸汽机。

        他虽然不愿插手船用动力。

        但他希望,鸡笼屿造船厂能肩负起这个重任。

        一旦新兴军事科技技术成熟落地,就能把军事科技授权给商用,以此赚取技术暴利。

        反哺推动技术。

        军事对新技术的渴求更强烈。

        商人主要还是想赚钱。

        如果现有的技术,不耽误、能满足他们赚钱的需求,他们绝对没有动力去推动技术变革。

        即便要求宜兰造船厂去搞研发,成果也不会太大。

        相反。

        海军却总抱怨火炮威力不够大、战船不够坚固、速度不够快。

        陆军总抱怨,来福铳的精度还不够高、射程还不够远……

        至少现阶段,来自海陆军对技术的渴求,更容易推动技术变革。

        ……

        “总之,我对宜兰造船厂的期许,就是在未来,你们能发展成为,天下规模最大的造船厂!”

        ……

        朱棣的宜兰之行很成功。

        商贾豪强听闻朱棣一番对未来构想,顿时如同打了鸡血。

        同时,也接到了部分来自海军后勤船只订单。

        ……

        翌日。

        朱棣带着雍鸣、尚炳乘坐海军战船,前往福建。

        ……

        两天后。

        闵安镇码头。

        人山人海。

        学社读书人。

        福建地方军政两班官员全都到了。

        翘首以盼等着。

        叶茂和沈仁站在最前面。

        沈仁余光看着叶茂,有些羡慕。

        他娘的。

        叶茂倒是捞了大便宜。

        不久后,可以名正言顺去跟随燕王了。

        而他……

        愁啊!

        “叶大人,听闻王爷扩编四支混成协之事了吗?”

        闻声,叶茂回神,含笑看向沈仁,“沈兄心动了?”

        王爷扩编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混成协的消息早传回来了。

        锦衣卫摆在福州明面的办事处,两天前,好一顿鸡飞狗跳。

        他能想象,这个消息传回金陵,给金陵带来的震惊!

        此番北征,燕藩陆军第一镇已经打出了燕藩新军的赫赫威名。

        陆军第一镇只有一万三千人。

        燕王扩编四个混成协后。

        陆军规模就达到五万之巨!

        若是都有陆军第一镇的战斗力……

        朝中敌视王爷者,恐怕要寝食难安了。

        王爷此举,分明就是展露獠牙!

        沈仁显然是不想在大明干了。

        也对,大明官场,哪有王爷那边欣欣向荣。

        王爷那边文治尚未显露。

        但武略方面的建设,明显比大明这边更先进。

        沈仁听闻王爷要扩编四个混成协,能坐得住才怪!

        福建军方可不止沈仁一人想去投靠王爷!

        “沈兄,王爷此番来了,你可以和王爷说说你的心意,但我不建议沈兄现在就去投靠王爷……”

        沈仁微微错愕,按捺心中火热急切,耐心听叶茂分析。

        “沈兄你是一省军事最高指挥官,咱们大明,你这样的拢共才多少,而且军事又是个极为敏感的事情,和我这种布政使,还是犯过错,将功赎罪的布政使不同,沈兄你若是离开,必然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朝廷内部,对王爷更加激烈的戒备……”

        “且沈兄你受陛下皇恩,陛下还在,你这一走了之,也辜负了陛下对你的信任。”

        “王爷现在肯定需要军事将领,沈兄不如成他人之美,为王爷从福建推荐几个,想去追随王爷,且影响力较低的好苗子。”

        ……

        沈仁听明白了。

        他的地位太高。

        且一直深受皇恩。

        现在走,不但会给王爷带来不好影响,使朝堂内,一些人对王爷更加戒备。

        同时也辜负陛下。

        和王爷说说心意,同时给王爷推荐几个好苗子。

        就是帮王爷。

        即便晚点,等陛下百年之后,再去追随王爷。

        王爷也肯定不会忘记他的功劳和一片赤诚忠心,会给他安排一个与身份相同,合适的位置。

        不用担心去晚了,将来落后太多。

        “多谢叶兄指点!”

        “来了!来了!”

        <div  class="contentadv">        沈仁话音刚落,激动喊声传来。

        二人结束谈话,第一时间向闽江下游看去。

        十数艘战船,劈开水浪,速度不慢逆流而上驶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