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像极了恋爱(02)(2 / 2)

加入书签

该死的,这两人……

故意忽略两双伸到她眼前的手,沈珠圆企图靠自己挣脱蔓藤雕塑,然而,身体却是往底下沉,忿恨间脚大力蹬踏藤条,这下更糟,本来呈V字型的身体来了个垂直降落,接着,以倒十字的方式被卡在中间。

这下,沈珠圆变成倒立的耶稣了。

先发出笑声地是涟漪,羽淮安也没能控制住。

倒着看咯咯笑着的涟漪。

咯咯笑个不停的涟漪沈珠圆见过,但沈珠圆从来就没见过这样笑着的羽淮安。

此时此刻的羽淮安笑得像他的同龄人,如放学聚在一起谈论作弄体育课老师得逞的男孩子们,愉悦中透着那么点儿的幸灾乐祸。

苏西姨妈说羽从小就习惯了以沉默去应对世界,并不是羽不会,而是羽不懂得,羽不懂得、不知道怎么像同龄人那样去表达忽然而至的欢愉。

或许是这种形式的笑让羽淮安很是不习惯,他开始用干咳来掩饰笑声,眼看他就要变回从前不懂得欢笑为何物的羽淮安,沈珠圆牙一咬,再狠狠蹬踏几脚,这几脚成功地让她的高马尾呈垂直状。

倒挂的耶稣忽然间长出了垂直马尾巴。

这样更滑稽了吧?

还不够吗?

沈珠圆让自己的四肢形成螃蟹状,配上大幅度的挣脱动作,嘴里大声嚷嚷着“我知道我知道现在一定像极了螃蟹,你们不准笑,不准!”

虽然很丢脸,但羽淮安笑了,笑得凶,一开始是边咳嗽边笑,但很快就只剩下了笑声,一阵一阵的。

没错,羽淮安,人们都是这样表达忽然而至的愉悦。

倒着看他笑,也傻傻地跟着他笑。

三人就在那笑,最后还是涟漪看到她一张脸都快要成为胡萝卜才意识到那是血倒灌所导致,惊呼了声“快把圆圆拉起来。”

那条三人回家的路,羽淮安是先行离开的,剩下的两人需要再骑上约五分钟,羽淮安的车拐进通往他住处的小巷,沈珠圆装模作样地冲羽淮安的方向喊话“不许把我摔倒的事情告诉苏西阿姨。”

话语语气像极了毫无芥蒂的朋友关系。

偶尔,沈珠圆也思考过她要把“不喜欢羽淮安了,但却和羽淮安发展成好朋友。”装到什么时候,目前似乎没确切答案,但沈珠圆整理出了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三个发展方向:要么是她不喜欢羽淮安了;要么就是出现了让羽淮安心动的女孩;要么就一直装一辈子。

只是这个时候的沈珠圆不知道还有第四种选择。

那第四种选择疯狂又惨烈,最终把她推到审判席上。

三月末,那则主角疑似茶拉的帖子、连同因这则帖子衍生出地大大小小消息在网上销声匿迹,互联网的热点新闻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四月中旬,各大校园网几乎没人再去讨论那则帖子自残的亿万资产继承人是不是茶拉。

四月最后一天,苏西姨妈因食物中毒住进医院。

关于四月最后这一天,在还没有揭晓真相前,沈珠圆认为自己会无比乐意和任何人谈起这一天,当天的气候、当天她穿的衣服颜色、当天遇到的人上了多少节课诸如此类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花一个夏天花一个年头去谈论,或许到她死去那天都不会厌倦。

那么,四月的最后一天在沈珠圆身上都发生了什么呢?

就从落在她窗框的晨光谈起吧,其实,这天来到她窗框的晨光和从前并没有什么两样,吴绣林女士蒸的老玉米依然是百吃不厌的,成为暴发户的爸爸还是继续勤劳工作着,她和涟漪用完早餐准点出门。

路上她们遇到晨跑回来的宋金爸爸,宋金爸爸让她们下周去他家吃饭,“好的,叔叔,我们周日见。”两人表现出父母们所乐于所见地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好孩子模样。

七点十分,准时抵达荔湾街的闽侯街的交接点。

今天荔湾街轮值门卫是总喜欢问圆圆有没有忘带东西的阿顺大叔,抢在那位发问前大呼“我没忘带东西。”

阿顺大叔闷闷不乐把头从保安室窗缩回,沈珠圆得意瞥了涟漪一眼,然而……保安室传来声大喊:“圆圆,你的后车轮胎漏气了。”

阿顺大叔没骗她,她后车轮胎扎到钉子了,把车寄放在保安室,沈珠圆坐上涟漪的自行车后座。

闽侯街衔接着查尔斯高中,这段路有两个斜坡,因后座带人上斜坡比较吃力,上第一个斜坡时涟漪骑车沈珠圆跟在后面跑,第二个斜坡换成沈珠圆骑车,涟漪在后面跑,顺着第二个斜坡就到了学校,两人踩点到。

上完上午课程,按照早间约定两人在学校门外的炸鸡店碰面。

沈珠圆从涟漪那得知羽淮安上午又缺课了,沈珠圆给羽淮安打了电话,羽淮安说正在陪苏西姨妈访友途中,把苏西姨妈送至朋友家他就回学校。

“那我们上完下午课在老地方见。”没等羽淮安回复,沈珠圆就急急忙忙挂断电话,这是她试过成功和羽淮安一起回家最好的方法。

午餐涟漪点了炸鸡配汽水还有水果沙拉。期间,发生了个小插曲,有个高二年级女生告诉她们,不久前有人在校门口那打听她们今天有没有到学校上学。

“那些人看不起不像是好人。”高二年级生说。

用完午餐两人回了学校。

学校门口,也不知是不是受到那女生话的影响,沈珠圆停下了脚步,出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环视了周遭。

涟漪问她怎么了。

“涟漪,你有没有感觉到有人在……在……”

最后关头,沈珠圆强行咽回那句“暗中监视我们”。

有可能是她小题大做,有谁会监视两名学生,再说了,过去这段时间她们一周七天往返于学校和家、补习班、图书馆,哪儿也没去,不存在得罪人。

周围一切和平常没什么两样。

朝涟漪摇了摇头,脚双双跨进电子门,眨眼功夫,沈珠圆就把那高二年级生说的话抛之脑后。

校园最不缺地就是小道消息,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无聊且单调,炮制流言就成了他们排解无聊的良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