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转世(1 / 2)

加入书签

公元2060年,在蓝色的地球上,苍穹为画布,闪电作画笔,江山依旧在,乾坤几回轮。有的人转山,有的人转湖,而鲁直转世。鲁直步入仕途后,刚开始在官场受到重用,后因站错队伍,被贬到筠连州。上层人事变换后,鲁直东山再起,10年后,升为副厅级官员,后鲁直又遭奸人诬谗陷害,请辞外放。5年后,鲁直又被召回机关,职位频繁调动,鲁直再被贬到戎州。鲁直戏称自己从出生到入仕至今,一直在转世。他说:“世,是神圣的,我一直不停地像转山、转湖一样,转世。”

                  鲁直被贬谪于戎州后,对于人生产生了顿悟,他认识到:“人才永远无法得到魑魅的赏识!”由此,鲁直自内而外地产生了一种更为达观豁朗的人生观。对于鲁直来说,位高而就,便努力为百姓谋实际的利益,位低时便安于贫苦。

                  多年后,鲁直再次被诬贬于筠连州,他真个是“叫花子被贬为乞丐”。但是,鲁直泰然处之,他给当地的群众讲解草药的功效,此时,他几乎与上层政治断绝,但仍然拥有一颗爱民之心,当地百姓的福利,他视之为己任。仕途痛闷,鲁直转而通过烹饪美食来寻求人生乐趣,他说:“我们看夕阳、看定水河、看花、听雨、闻香,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而且愈精炼愈好。”鲁直爱称自己是“吃货”,言辞中有调侃炫耀之意。但成为一个合格“吃货”,却并非易事。古往今来,爱吃的文人数不胜数,却很少会大谈心得。豪放如诗仙李白,也只肯写“玉盘珍馐直万钱”这类含糊羞赧的文字。唯有鲁直,对吃并不讳言,甚至自觉有趣。

                  他第二次被贬筠连州时已48岁,自此开启了鲁直仕途的最低潮,他几乎将全部精力转移到美食上。他发现筠连州其实是个美好的地方,他说:“该州风土食物不恶,同事和群众待我很好。”筠连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他自己耕种了品种繁多的菜园子,有美味堪比莼菜的藤菜、豌豆颠、莲花白、莴笋、牛皮菜,还栽有绿李红桃等。鲁直也爱好品茗,他对筠连香茗赞美道:“八一峰下旗云新,嫩绿长鲜早立春。”形容了筠连城外立春时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他赞誉筠连早春茶道:“从来佳茗似佳人。”

                  鲁直既是文人学者、公务员,也是美食家。与鲁直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鲁直菜豆腐”、“鲁直玉糁”、“鲁直火腿”、“鲁直芽脍”、“鲁直醋鲤”、“鲁直饼”、“鲁直酥”、“鲁直黑豆花”、“鲁直蛋圆子”、“鲁直渣面子”、“鲁直酒米饭”“鲁直烧腊”、“鲁直大烧烤”“鲁直椒麻鸡”,鲁直被贬筠连州时,还创制出了“筠连粉条”、“筠连黄牛肉”、“筠连苦丁茶”、“筠连红茶”等等。他还专门写了一篇《筠连黄牛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她自熟莫催她,火候足时她自美......”

                  在一次美食派对上,鲁直用其情有独钟的方竹笋和筠连黄牛肉一起煮,一尝味道不错,于是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牛肉。”鲁直还歌颂道:“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硒山湖是鲁直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西湖的莼菜,说道:“硒山湖有藤菜,恰似可敌莼羹。”他颂筠连月饼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颂野菜道:“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他颂笋道:“定水绕郭知鱼美,筠竹连山觉笋香。”鲁直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飞饼和浑水粑,不由得题诗云:“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果然,一个“吃货”会写诗,连食物都变得文艺了。

                  鲁直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是与美食有关的佳文,他写有《菜豆花赋》《食筠连黄牛肉诗》《八宝豆粥》《木槐行》以及《筠连老饕赋》等,他就是舌尖上的“鲁直”。他坚定地走群众路线,使一道菜得到了境界的升华。鲁直最喜欢吃筠连黄牛肉,“红烧牛肉”还是他被贬到筠连州作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当时,硒山湖已被葑草淹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当地民工以工代赈,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成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硒山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生态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硒山湖景色,后来,鲁直把硒山湖列入“筠连十八景“之“筠堤拂晓”  。

                  当地老百姓赞颂鲁直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牛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黄牛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鲁直收到很多黄牛肉,觉得应该同疏浚硒山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把肉切成方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当时向鲁直求师就教的人中,除了来学书法的、学写文章的,也有人来学做“红烧筠连黄牛肉”。后来,除夕夜,筠连州家家户户都制作“红烧筠连黄牛肉”,相沿成俗,用来表示对鲁直的怀念之情,现在成为筠连的一道传统名菜,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流传至今。

                  而鲁直的大家风范,充分体现在不拘程式,锐意创新。比如当地有温泉盐井,鲁直就发明了盐煽的吃法。做出来的盐焗鸡皮酥、肉烂、骨香、味浓。更令他得意的创造则是烤羊蝎子。他烹羊蝎子可谓精心,先煮熟,抹上薄薄一层酒和盐,在火上烤至微焦。羊蝎子上的丝丝肉星,酥脆焦嫩,入味三分,吃起来仿佛有蟹肉香味。自愿也罢,无奈也好,把凡物变得不平凡,就是天才和庸人的区别。

                  鲁直对美食的热爱源于他对生活的热情,他认为,食之道是人生存之道、转世之道。只有口腹的调理到位,才能有良好的身体状态。因此,鲁直认为饮食之道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于是他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养生理论,甚至还给朋友写过养生方子,说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鲁直认为:“人活在世上,不要去追逐功名利禄,不要留恋官场富贵,也不要将荣辱得失看得太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观。”因此,他觉得应将精神从追逐身外的名利等物欲中退出来,用于维护自身健康。

                  当年,筠连的一个学生高考前一天感冒、发烧、咳嗽、头痛,考生又不想吃药,鲁直就用电吹风热风从上到下,即百会、风池、大椎、肺俞、合谷穴,依次吹考生的这5个穴位,每次每个穴位吹约1分钟,距离约10厘米,皮肤发热,1天3次,子时和午时不吹穴位。该考生不烧了,他就不吹大椎穴,头不痛了,就不吹合谷穴,不咳嗽了,就不吹肺俞穴。翌日,该考生痊愈。

                  鲁直提倡良好的起居习惯,他认为,这比金银珠宝更为宝贵。正所谓能睡、能食、能长寿。他认为:“如睡眠不足,过度劳累,日久便会耗气伤血,进而损及五脏,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鲁直提醒人们:“莫贪图安逸、肢体不劳,应多以步行来替代乘车。适量运动可活动筋骨、通畅气血、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他说:“人体需要适量运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涌,自然不易生病。”他还提倡人们应该已饥才食、未饱先止,反对美味佳肴的贪吃无厌,即饿了以后才进食。虽然是粗茶淡饭,但其香甜可口会胜过山珍。如果饱了还要勉强吃,即使美味佳肴摆在眼前也难以下咽。若过饥过饱、过热过冷、肥甘厚味、暴饮暴食,则形坏而寿损。他说:“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这是鲁直关于饮食有节的经验之谈,言之有据,施之有效。

                  鲁直实际上是强调了情志、睡眠、运动、饮食四个方面对养生长寿的重要性,这种养生观点即使在如今仍然值得借鉴。命运赐给了鲁直一生的磨难,鲁直却笑着还给了命运一段传奇。别人在转山、转湖,而他在用心地转世!他认为:“人生便是一顿美食,或许是鸿门之宴,或是宾客之肴,或是山珍海味,或是菜根粗粮,即使贫而无食,也有时开怀饱尝。每顿饭都有着不同的口味,每种人生亦如是。想吃出滋味,就要用心去品尝。用心去品,再普通的饭也洋溢着香味。若不用心,再美味的佳肴也是寡淡无味。所以,要用心做人,用心生活,用心转世,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趣味。珍惜每一口‘食物’带来的心情,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的美食家。”

                  鲁直在仕途失意的日子里,不仅靠美食,而且还靠调香来排解心中的苦闷,获得精神上的安宁。他住在嘈杂不堪的农贸市场旁,市集又吵又脏,充斥着各种叫卖声与难闻的气味。对鲁直来说,香就像是宴坐参禅的“静友”,抵抗俗氛的“卫兵”。他说:“当市井喧哗的叫卖声与肉屑的腐败气味,以及种种烦杂俗事汹涌侵扰时,只需焚香一柱就能够‘灵台湛空明’,外在烦忧、闹心之事就在香气的涤荡之下,消散于无形。”

                  朋友知其喜好熏香,常将香料、香炉当作礼物送给鲁直,他还作诗道:

                  薰炉宜小寝,鼎制琢晴岚。

                  香润云生岫,烟明虹贯岩。

                  法从空处起,人向鼻头参。

                  一柱听春雨,何时许对谈。

                  友人送给鲁直的小熏炉,多是仿古器式样的鼎式炉。鲁直点上香炉,用于午睡小憩,参禅打坐,有时于书斋中与好友焚香清谈。对有“香癖”的鲁直来说,这小熏炉无疑是最好的礼物了。知识分子之间互赠香方、香品、香炉,是清雅之事。如今使用的熏香多为香丸,若将其送人,需要在香丸表面贴一层金箔,让香丸显得精美漂亮,鲁直概括道:“如欲遗人,圆如芡实,金箔为衣,十丸作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